謝瓊玉

最近的全國教育會議,被k的一無是處,教育部對於12年國教,始終遲疑不敢下手。還沒開辦,各方質疑聲浪紛至眇來。

照這情況發展下去,誰能解救陷身升學火海的千千萬萬學子?誰能打破這個長期以來,佔據人們心頭的名校的魔咒?看來,12年國教,只好再等等囉!

問題癥結在於,如果每個家長打破頭都想讓孩子進名校,如果每個人都認為只有讀名校才可能進到好大學,只有進了好大學才會有好前途。大家都迷信明星高中的光環,人人都想進名校。這問題將是永遠無解。

巧的是,近些年來,我們的領導階層幾乎青一色全出自同一所名校,因而更增添了幾許名校特有的光環與色彩了。

12年國教最大的難題是,升學若採計在學成績一定會引起爭議,由於各地教育條件差異,學生素質不同,除非統一考試,否則真的很難訂出全國一致的標準。

萬一,真有老師收禮、做人情、或由於個人好惡或偏見,竄改考試分數--全國性的考試都有人行賄竄改成績了,何況小考?這樣的在學成績還能算數嗎?若按在學成績分發學校,遇上「壞老師」的學生,豈不「前途」大受影響?成績攸關入學資格,茲事體大。

大家都想進名校。

但是,我想問的是,明星高中的老師真的比較高明嗎?有誰真正做過統計,這些名校師資的來源、培訓、考核、晉用,完全不同於一般學校嗎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麼,我認為,這一籠同一個蒸籠蒸出來的饅頭,其實,都差不了太多。

唯一的差別是「學生」。

名校「檢到」的都是學科最好的學生,非名校則只好招收學科表現較差的學生。惡性循環之下,好的越好,差的也就越差了。

起跑點的差異,導致結果大不相同。

究竟是「名師出高徒?還是高徒造就了名師」呢?不言可喻。

爲了打破此一僵局,我建議還是採計在學成績,但是不算分數,只算名次,將一個大地區學生依名次採S型形態排列,不管公立、私立,把所有學生全部集中平均分配,以常態方式分發就讀學校。

不過,對於此一提案,分發學校的前題是,必須先拉近公私立學校學費的差距,並充實職業教育的內涵,並將學生性向分流確實做好,師長們最好從小學就細心觀察紀錄,並用可靠的測驗工具將學生性向做出判斷。高中與高職分開招生,學生必需擇一就讀,而不是盲目的跟著大家往人多的地方衝。

如果,不管孩子性向如何,每個人還是都只想讀「建中」與「北一女」,教改再過一百年,還是會徒勞無功的。

或許,我們可以考慮下回選舉,選出一個高職體系出身的總統,徹底扭轉大家的「盲信」,這倒不失是個釜底抽薪的好辦法。作者謝瓊玉,彰化,退休教師。

●NOWnews「今日論壇」徵稿區→http://www.nownews.com/write/

●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@nownews.com

(●作者謝瓊玉,彰化,退休教師。個人部落格《罔腰ㄟ柑仔店》http://wwyy44.blogspot.com/。簡介表示,她從學校畢業就到學校教書30年,認為教學經驗豐富而社會歷練嚴重不足,這是大部分老師的通病。部落格文章歡迎轉載,但請註明出處。本文為NOWnews網友投稿,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。)


來自: 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0/09/07/327-2643275.htm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瑞梅葛土菏髓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