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劉玟惠 黃兆康 綜合】

今天的百年系列專題,首先從生活中必需的水說起,為了種植農作物,並且讓更遠的農田也能取水,在日治時期興建的台中新社的白冷圳,和台南嘉南大圳,以及花東和宜蘭的客家先民,將原本貧脊缺水的看天田,透過因地制宜建造的水利設施,發展當地的農業生態。

日治時期,台灣總督府為發展糖業,在西元1928年選擇台中縣新社,推行蔗苗養殖計畫,卻苦於水源不足,便自大甲溪上游白冷高地,以長16.6公里,高低落差23.5公尺的白冷圳,將水引入新社台地,灌溉面積4000公頃,遇到山以隧道打通,穿越溪谷時,就以虹吸管渡槽等設施送水,其中2號倒虹吸管全長346.88公尺,至今仍是遠東最長的虹吸管。

台中縣新社鄉白冷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 總幹事 徐炳乾:「用那條水來到新社高地,都不用用電,自然流水,所以讓更大面積的人,可以用這條河水。」

白冷圳曾在1999年921地震時損壞,經過重建才有現今的面貌,輸水功能保留,而為了提升白冷圳的觀光價值,白冷圳社區營造促進會,也邀請日本國會議員到場參觀,希望能協助提供原設計師磯田謙雄的資料,作為文化觀光資材。

在1930年完工的嘉南大圳,則是在近日開放設計師八田與一故居園區,重現當時歷史氛圍,耗時10年才完工的嘉南大圳,將灌溉面積從5千公頃,擴展為15萬公頃,足足30倍。而沿用至今的3年輪灌制度,更是將有限的水源,作最大限度的利用。

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 曾旭正:「重要就是說,它讓雲林、嘉義 台南縣,這一個我們所謂的嘉南平原,這個平原的土地,從原本沒有穩定的水源供給,一個看天田的狀態,變成說因為有水庫水圳,可以比較穩定的在非雨季的時候,也能夠持續供水。」

嘉南大圳周圍,原本鹽分偏高的土質,因為水流沖刷淡化,土地漸漸適合耕種,當地農業環境也因此改善。除了官方興辦的水圳,在台東池上新開園,這個看似陸橋的長型建築物,其實是水路,當地人稱為浮圳。早在1870年代,一批來自屏東潮州的客家人,為了將水引流至更遠的地方,在水流經過較低窪的地區時,架高水圳的高度,增加水流衝力。

前池上鄉農會理事長 李鑾璋:「這個浮圳就是,因為東面山地勢比較高,還有土地非常肥沃,池上圳的水沒有辦法送上去,因為那邊地勢低窪,所以才用人工做一個浮圳。」

為了灌溉和維生,客家先民因地制宜,攔截水資源,轉到宜蘭,由於地下水脈豐沛,在蘭陽平原開墾的客家人,便以湧泉作為灌溉水源,員山鄉的鼻仔頭圳,就是標準的湧泉型水圳,除了灌溉功能,也具有遊憩和觀光功能,從水圳的發展,見到客家人的身影。

台灣地形陡峭不易留住水,需水量大的農作物,便必須依賴人工設施攔水,像是桃園在興建石門水庫之前,便有數千座埤塘供應水源,客家先民在開墾之初,以埤塘、水圳等設施,提供原本缺水的土地,也能獲得水的滋養,土地上生生不息的農作物,讓以農維生的客家庄得以穩定發展,並且展現客家人治水的智慧。


文章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919/90/2yzyc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瑞梅葛土菏髓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